2023年9月17日,上海一掃近期陰雨連綿的晦氣,出現了難得的秋陽高照的好天氣。我與居住上海的原江西省美術出版社的劉熹奇老師相約來到中華藝術宮,觀看“美術作品中的上海”大型展覽。
劉熹奇 1948年出生,江西安福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畫院、江西中山畫院特聘畫家。曾任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江西美術出版社編審,第一工作室主任。作品參加第六至十屆全國美展,第三屆至第六屆全國年畫展,且多有出版或獲獎。
代表作《祖國啊,母親》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第三屆全國年畫展一等獎,原作由中國美術館收藏,并載入《中國年畫史》《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在希望的田野上》獲第三屆全國年畫展二等獎;《開國元勛》獲第四屆全國年畫展三等獎,并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祖國萬歲》獲第六屆全國年畫展銅獎;《在太行山上》獲第二屆江西省中國畫人物、花鳥畫展覽一等獎;《人民藝術家》獲第三屆江西省中國畫人物、花鳥畫展覽一等獎。
編輯圖書:《中華正氣歌》獲中宣部頒發(fā)的“五個一工程獎”,《八大山人全集》獲“國家圖書獎。
16日下午,我微信收到劉老師語音通話,讓我十分意外。我趕緊向他問好,劉老師回復后,問我在上海嗎?我說我已于本月10日從南昌回到上海。他告訴我他近期一直在上海,25號回南昌。在這期間想約我出來見個面,一是兌現三年前對我許下的諾言,送一本《劉喜奇畫集》給我;二是一起看畫展、敘敘舊。我聽后十分驚喜,感謝劉老師的盛情邀請,答應在下周找個好天氣見面。劉老師提議,不要等,明天周日,你兒子、媳婦在家休息,可以照料孫子、孫女,你就沒有后顧之憂,就定明天在中華藝術宮見面怎樣?你可以坐9號線地鐵列車到商城路站下車,在快到站之前微信發(fā)給我,我的住處走10分鐘可到地鐵站,從4號口出來,我在那里等你。
“ 好的,謝謝!”我激動地回答。隨后他在微信中,再次用文字重復告知我路線、站名、出口等信息。從不經意的點滴細節(jié)中,可以看出劉老師對朋友的真誠和熱情,一諾千金,我不禁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我與劉老師相識,源于2003年底,江西省美術出版社作為全國十大中標的中小學美術教材編寫入圍單位。向省市中小學抽調了一批美術骨干教師參與新教材、教參的編寫工作。我有幸成為被抽調編寫成員之一,與劉老師等幾位編輯朝夕相處了近三個月。在此期間,我們見識了這位德高望重,聲譽卓著的大畫家的言行舉止:他和藹可親、樂觀積極、勤學嚴謹的學者風范,給我和教材編寫人員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當天,南昌秋高氣爽。我一早就與江西美術出版社的劉熹奇老師通電話,祝賀節(jié)日快樂!得知他于5月就從上海返家,我提出拜訪老師,順便贈送新書一本,他很高興與我見面。
來到江西美術出版社大廈2樓,他熱情接待了我,并把我引導到旁邊的接待室,泡茶倒水,賓主落座,我拿出新書《五彩斑斕的生命禮贊》贈與老師,以作紀念。一番客套,我就問起他的近況,劉老師告訴我,他正在忙著趕畫幾幅作品,連同以往創(chuàng)作的幾十幅美術作品,明年年初受邀將在家鄉(xiāng)吉安美術館舉辦:丹青樂境——劉熹奇畫展 吉安美術館第二屆提名展,主辦單位:江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江西省畫院、江西省美術出版社,展出時間:2021年1月10日—2月26日
之后美術出版社承諾為他出版《劉熹奇畫集》,以表彰獎勵他的卓越貢獻和成就。到時一定送一本簽了名的畫冊給我。然而不巧的是,這幾年正遇新冠疫情,我與劉老師一再錯過見面機會,為此他總是耿耿于懷,心心念念地尋覓我的行蹤。
劉老師的繪畫特色鮮明,獨樹一幟,中西結合。他擅長多種繪畫形式。國畫、油畫、年畫樣樣精通。人物、山水無所不能。尤以表現敘事性人物畫見長,是一位用畫筆續(xù)寫歷史的畫家。他的人物畫表現對象多取自重大歷史偉人與某領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如孫中山、毛澤東、齊白石等,現代的如袁隆平、鐘南山、李南娟等、他們或主導過歷史的發(fā)展,或具獨特的人格感召力,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核心價值追求與風云精神,具有積極強烈的現實意義。
也就是那次的見面和聊天,我才知道,老師當年已過七十有二,身上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等多種慢性病,已二十幾年了,常年靠藥物維持現狀。”很難看出他幾十年來,一直被疾患困擾。他創(chuàng)作的近百幅高難度的精品力作,竟然是在這種身體狀況下完成的,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真是不敢相信。然而,他總是笑對人生,默默忍受病痛折磨,好在退休后他合理安排畫畫時間,每天工作五小時左右。其他時間休息、鍛煉、串門、聊天、打牌。
通過這次見面和促膝談心后,讓我感觸很深,很快寫了《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散文,詳實記錄了整個過程,文字表現了劉老師的才華橫溢和人格魅力,文章在中國作家網等國內多家文學網站上發(fā)表。
在地鐵列車上,與他相識相處的過往經歷不斷浮現眼前,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過去,我的思路被播音員的聲音打斷“各位乘客,下一站到了商城站,請下車的乘客作好下車準備。”下車后,我按4號出口標注牌方向走去,在出口電梯快到達地面時,就看見頭戴鴨舌帽、兩鬢斑白的劉老師正低著頭,看著手機耐心等著我,當我來到他的跟前時就感到眼前一亮,不知是不是因為他把滿臉雪白的絡腮胡子刮了的原因,面前的老者一下子年輕、精神了不少。我和劉老師都顯得特別興奮,我們長時間手握著手,親密無間、噓寒問暖。地鐵口外面,是一個商場門前廣場,劉老師看時間還早,告知我美展要9:30開門,現在我們先在這里聊聊天,隨之他從挎包里掏出《劉熹奇畫集》讓我欣賞,畫冊印刷得十分精致,高雅、有品位。我愛不釋手的夸獎起來。他感慨萬千地說:”從事美術編輯二十余年,多為他人作嫁衣,恰逢本命年,想該為自己做一件小褂子,也好留下個念想,于是有了這本《劉熹奇畫集》”。他翻開第一頁,指著扉頁上的簽字給我看,上面寫著:“謝陳學弟雅存!劉熹奇 2023、9、17上海”。隨后緩緩翻開畫冊他的作品圖片,邊看邊講解作品內容、創(chuàng)作過程、藝術處理、影響及展覽獲獎情況等,我平時網上看到過這些作品,但經畫家本人一介紹,理解感悟更深刻。也更加體會到劉老師為藝術事業(yè)傾注了滿腔熱情和經歷了千辛萬苦。讓人欣喜的是,他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文化部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畫家、學者陳醉先生為《劉熹奇畫集》寫了“ 今朝一見更喜奇 ”的前言。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油畫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封治國教授也為劉老師畫冊寫了“ 虔靜故神在,真放本精微 ”的文章。
封老師文中其中一段話寫到:熹奇老師身材高大,腰桿硬挺,聲若洪鐘,然做事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生活中的熹奇老師隨和大度、開朗樂觀,但對 于工作,尤其是藝術創(chuàng)作,他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嚴謹,這種作風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我們從上午9:30進入中華藝術宮展廳,到中午1:20走出藝術宮。百余幅不同年代、形式、種類、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均出自上海老 、中、青頂級藝術家之手,不少作品給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覺。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探索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我們如饑似渴地欣賞、品讀、不時發(fā)表議論、感慨。劉老師還用女兒英國為他購買的高像素蘋果手機拍了大量的作品圖片,對感興趣、藝術技巧獨到的作品還拍了分鏡頭特寫。他對藝術如此癡迷。讓我深受感染,我為75歲的他謙虛虔誠地學習熱情而感動,不時會向他請教技巧方面的問題,精神大餐讓我們忘記了時間。等我們收獲滿滿出來才感覺饑腸轆轆,一看時間早已過午餐時間。于是我們找了一家小餐館吃飯,小酒把情趣調動起來,我們互述衷腸,無所不談,親切友好的氛圍中,讓我這個很少講話的人,性情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泄。面對肅然起敬、和藹可親的大畫家和師長,我無拘無束,親身感受到了劉老師平易近人、豪爽坦率的優(yōu)秀品格,感嘆自己人生路上能遇見這位性情中人很幸運。最后我也將自己新近出版的新書《風雨過后》作為回贈!他拿著沉甸甸的新書,夸獎道:真是不容易!對我在家務繁重、身體瘦弱,還能筆耕不輟、以每三年一本近500頁文學作品集的成果表示贊嘆不已!
意猶未盡的我回家后不久,又收到劉老師的微信:友誼最貴,健康最美,愿我們擁有兩全其美,開心快樂每一天!我情不自禁地回復:讓每天的笑聲,助力健康;讓每天的快樂,伴隨時光;讓相互的問候,心情舒暢;讓真誠的情誼,日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