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式的愛情陷阱與反人性政治正確
剛剛看了一個關于PUA的新聞,教男人怎樣通過打擊女生自尊的方式讓女生陷入虐戀之中,鼓勵女生為他自殺。在《弱點》中說過,女生很容易陷入虐戀,以此達到圣潔感,女生容易選擇順從作為真愛的代價,問題是生活不是小說,虐之后不會有糖,只有更虐和深淵。
PUA男玩弄人心并不高級,進PUA要交錢,他們也是利益鏈的支付者,實際上騙不騙得到另說。女性會不會中PUA的招跟學歷高低和收入社會地位高低沒什么關系,跟心理需求有關。
新聞中pua的招式總結起來是寵,辱。老子說,寵辱若驚。寵你其實侮辱你。愛你的人決不會寵你,而是希望你保持較高的水平,獨立的自我,有生存能力。你爸媽不會容忍你撒嬌放肆晚上還要抱著睡,不然你試試,肯定罵你神經病。愛你的人希望你進化,寵你的人希望你退化,退化到某天怎么辱你也離不開他。
對待寵辱要像面臨大禍患一樣慎重,想辦法消除,一個親友圈外的人褒貶你,哪怕試圖,都該警惕,讓他滾。
心理需求扭曲的女生喜歡巧言令色的男生,喜歡作風不踏實的男生,簡稱男人不可壞就不可愛。喜歡虐戀,追求寵,就會招來辱。
心理需求扭曲的男生喜歡愛撒嬌,嬌弱無力,毫無主見,所有心思放在美貌和利用男女關系,不送禮物,不哄不討好不花錢帶她享受就不說愛你的女生,有寵愛他人的需求,就有利用寵愛的人。
這兩種人總抱怨自己遇不到好男人,好女人。誠懇地說好男人不會寵只會愛,好女人不會單方面利用你。當你有了糟糕的磁場,就別怪吸引糟糕的人。
法國的愛情種類跟食物一樣琳瑯滿目,法國電影里有各種各樣的愛情關系,滿足復雜的心理需求。他們講這些心理需求并不是要順從它們,而是為了認識它們,思考它們本身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就算虐戀也會有虐戀美學,有自己的教養的。
中國自古以來沒愛情的概念,只有人倫觀念,我們講究修養,有思想,也是為了這個社會結構服務的,我們根本不談愛情。
現代愛情在中國是個舶來品,背后有復雜的利益鏈,我們的愛情觀只是被這些商品或文化塑造起來的東西。就像張愛玲說的,現代人是先看愛情小說,后才有愛情。
愛情是一種文化,文化人不就是捏造文化為了某個政治目標服務,說著說著大家都習以為常嗎?民國需要有主動性的人,所以要提倡戀愛自由,反對包辦婚姻。
再舉個例子,鉆石N年前就不難開采了,商業天才就告訴人們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打了百年的廣告,現在很多人都相信鉆石代表愛情,是不能輕易轉手的,需求價格都穩住了。
PUA也是一個產品,一種扭曲的兩性文化,也不是只有相信愛情的人才會信,被外國情色電影洗腦,追求性開放,游戲感情,哪怕對異性有好奇心的人都可能會中招,陷入一種迷;靵y的生活里,每個人都有這個可能。
人性是復雜的,順著人性會發現我們就是動物,對異性的攻擊欲征服欲這些動物都會有,人365天都能發情,比動物還動物,不克制起來比動物還殘忍,那些連環殺人犯殺人時候不管不顧的,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善于等待捕獵的動物那種平靜耐心的樣子差遠了。
人之所以為人,靠的不是人性而是反人性,是回顧源頭,給予限制。人類文明的歷史是禁欲的,而不是縱欲的,是盡可能清醒,因為不清醒和放縱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我們講究道德修養,就是訓練自己反人性的能力。
人性之所以經不起考驗,是因為我們一直以為反人性是人性。結果一試就知道其實自己還是有動物那一部分的。
當一個人不再追求反人性,覺得道德修養這些老古董應該被踐踏,轉身去追求人性的快樂,疲于奔命滿足自己繁多的需求的時候,這個人就要倒霉了。
時間:2025-05-15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空與色
- 今天看到站友一篇講自己抑郁的文章,因為自己經歷過將近5年的躁狂抑郁,所以特別有感觸。
- 05-15
- 說話水平如何提升
- 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對方想要什么,一定要抓住對方的需求,不要將話題扯到一些與對方毫不相關的事情上
- 05-15
- 不故做獨特
- 這篇是告誡自己學東西的時候別故作獨特吧,年輕人學儒釋道或者信奉基督的人很多。
- 05-15
- 妄想
- 人90%以上的時間活在自己的妄想里
-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