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夢書當枕
我喜歡閱讀,尤其喜歡夜讀。的確,夜晚是最好的讀書時間。一天的工作和家務也做完了,孩子這時也進入了夢鄉,周圍嘈雜的環境也漸漸平靜下來。這時候,為自己泡上一杯清茶,擰亮書桌上的臺燈,捧一冊心愛的書籍,將自己放置在這一方天地當中,豈不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漢末學者董遇說:“夜者,日之余;冬者,歲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皆為閑暇無事時也。”正是讀書修行的好時候。蘇東坡所謂“讀書有味在三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晉代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感士不遇賦序》說:“余嘗以三余讀書,講習之暇,讀其文。”可見,董遇、蘇東坡、陶淵明這些人正是充分利用了“三余”時間,才成長為著名的學者、詩人,才力出類拔萃。
夜晚讀書,不需要刻意地挑選,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看看封面,看看插圖,看看序言,或沉浸于某一章節,只顧一路看去,興盡而止,率意而為,這比白天正襟危坐地看那些枯燥的專業理論書籍,要投入得多,也要沉醉得多。不知不覺間,東方既白。時間一長,也漸漸從中體會到一些讀書的樂趣來。
趣之一便是陶冶性情。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加快,競爭激烈,白天的瑣屑之事常常使人心浮氣躁、心煩意亂,靜不下心來。夜讀書,沉浸在書香文字營造的舒心氛圍中,天地便洞明起來,人也覺得清純起來。尤其當自己把身心交與古今賢者,與他們對話交流時,那種掩卷會心的愉悅是難以形容的。宋代大文學家曾鞏在《讀書》一詩中生動地展示了讀書的帶來的美妙情趣:“南山對塵案,相摩露青蒼。百鳥聽徘徊,忽如來鳳凰。乃知千載后,坐可見虞唐”。作者長時間伏案讀書,摩挲不已,竟然如同抹去日夜相對的南山的灰塵,使其露出青蒼的山色。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書,細心體味古今讀書人言論的高妙,宛如聆聽百鳥悅耳的鳴叫。此情此景,好不讓人高興!
趣之二便是“引發詩興”。讀著讀著,一種寫作的沖動和欲望便向你逼來。這時候,展箋命筆,汩汩然,如泉涌,如溪流,自己也覺著筆下順暢了。雖沒有“頃刻立就”的功夫,然而自覺寫出來的文章面目還是清爽宜人的。這么多年,自己的許多小文章都是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的。那幾本小書也多半是在夜晚的燈光下寫成的。“因為讀書,所以愛書。也因為愛書,所以讀書。”我思故我在,這成了我的不懈的追求。
夜晚讀書,是好多讀書人的愛好。“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理想氛圍也好,“雪夜閉門讀禁書”的“偷著樂”也罷,只是我等讀書人的一種真實寫照罷了。其實,在這個日益浮躁、日益奢靡的社會里,在靜謐的夜晚,坐擁書城,“三更有夢書當枕”,看可看之書,寫可寫之文,不也是一種幸福么?
時間:2025-04-10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日記推薦
- 又過故人莊
- 舒飛廉的《飛廉的村莊》我是幾年前讀的,手邊原有一本,現已不知萍蹤。
- 04-13
- 三更有夢書當枕
- 我喜歡閱讀,尤其喜歡夜讀。的確,夜晚是最好的讀書時間。一天的工作和家務也做完了,孩子這時也進入了夢鄉,周圍嘈雜的環境也漸漸平靜
- 04-10
- 農院素描
- 糧歸倉,草歸垛的時候,冬天,便悄悄地來到了農家小院。
- 04-10
- 書簽
- 前幾天朋友寄來了一本汪曾祺的《人間草木》,內容還沒有來得及看,書籍的紙張也很粗糙,沒有一點油墨的清香
- 04-10
- 我也舍不得
- 來這里已經將近兩個月了。近兩月的日子里。我總是睡不好覺。就好像是因為內心的不踏實所引發的做夢。
- 04-10
- 鳳凰山上看日出
- 鳳凰鎮出了一個天然的鳳凰天池,多少人聞名而來,見一下鳳凰天池日出的風采,有沒有緣分見到天池中娃娃魚?
- 04-10
- 以愛之名
-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么不喜歡跟你呆在一起,也不想跟你說話,那各位家長就應該好好反思了,仔細想想是否自己對孩子說話總是
-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