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房
民國時,天津有個老毛子叫謝爾蓋,是沙俄貴族的面包師。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他跟著主子流亡到了天津俄租界。因他嗜酒如命,老耽誤事兒,主子扔給倆銀盤子,把他轟走了。
謝爾蓋在津門無依無靠,幸好在這兒待久了,和中國人交流不成問題,于是他賣了銀盤子,在高加索路開了家小面包房。沒想到,買賣卻一下子火了。為嘛,因為他烤的大列巴又軟又勁道,尤其是各種水果口味的慕司黑面包,那在九國租界是獨一份。
買賣火了,謝爾蓋忙不過來,就想招個伙計。誰知,來了七八個小伙子,他都不滿意,直接回絕了人家。
這天,一個瘦小個兒來應招。謝爾蓋喝著燒酒,問:“你叫啥名字啊?”
小伙子回答:“哈拉紹。”謝爾蓋一聽,忽然一拍桌子:“好,就你了!”
有人納悶兒了,謝爾蓋為嘛單單就相中了哈拉紹呢?后來才終于弄明白,哈拉紹和俄語中的“好”同音。
哈拉紹還真是個“好”伙計:面包房烤面包用的煤是煤鋪子送來的,每次都摻煤矸石,氣得謝爾蓋直罵,哈拉紹卻說:“小事一樁,包在我身上!”然后他借了輛板車去煤鋪,挑來了最好的開灤煤。烤面包費木鏟,木匠偷工減料做得特薄,哈拉紹就照貓畫虎,做的木鏟好使還耐用。更讓謝爾蓋高興的是,哈拉紹居然會說兩句俄語,樂得謝爾蓋逢人就夸他“哈拉紹”。
哈拉紹還特會來事兒,時不時孝敬謝爾蓋兩瓶好酒,哄得謝爾蓋邊喝酒,邊教哈拉紹烤大列巴。不到倆月,哈拉紹就把烤大列巴的活兒全包了,顧客還以為是謝爾蓋烤的呢。
甭看謝爾蓋長得五大三粗,但他也留了一手,不教哈拉紹自己最擅長的慕司黑面包,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其實,哈拉紹背著謝爾蓋學著做了幾次,可每次都烤不成形。他很納悶兒,配料都是一樣的,為嘛就做不成呢?
這天,謝爾蓋躲在里間做草莓慕司。哈拉紹在門外干活,他故意把買來的一瓶好酒打開,喝光了。里面的謝爾蓋聞到這股濃郁的酒香,再也無心做慕司了,一把打開了門,大鼻子使勁地嗅著,問:“這是嘛酒啊,這么香!”
哈拉紹麻利拿起另外一瓶,說:“老板,這是我孝敬您的山西汾酒,中國四大名酒之一,要不您嘗嘗,倍兒好!”
謝爾蓋肚里的酒蟲一下子被勾了上來,他接過酒瓶,咬開瓶蓋,喝了一口,那叫一個美啊,大屁股一坐,就喝起了汾酒。
哈拉紹故意問:“老板,您不做慕司了啊?”
謝爾蓋咂巴著嘴說:“你進去做吧,我喝幾口酒。這酒真棒。”
哈拉紹連忙進去,仔細一瞧面板,終于發現了其中的門道。難怪謝爾蓋做的慕司有模有樣,原來里面摻了壓碎的餅干渣啊。
一天晚上,趁謝爾蓋醉酒后,哈拉紹終于做出了正經八百的慕司黑面包。
半個月后的一天,哈拉紹忽然對謝爾蓋說:“老板,我看您一人特孤單,給您介紹個老板娘吧。”
謝爾蓋說:“我不喜歡中國的小腳女人,只喜歡俄國娘們。”
哈拉紹嘿嘿一樂:“您放心,我保證,給您介紹個倍兒漂亮的俄國娘們!”
老板娘
第二天,哈拉紹果真帶來了個漂亮的俄國娘們,名叫娜塔莎,身材倍兒好,還是貴族出身,謝爾蓋一眼就愛上了她。半個月后,倆人舉行了婚禮。
婚后,娜塔莎才發現,謝爾蓋是個酒膩子,每天喝得暈暈乎乎才回家,她勸了好幾次,可他每次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照喝不誤。娜塔莎一氣之下就不搭理謝爾蓋了,還給公寓里的一個老毛子畫家當起了模特,兩人整天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