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范文
大學生活即將成為過去,在大學里看過很多書,雖然有些書讓我感到思索,讓我為了探索沒有答案的問題感到迷茫,或者讓我的看破世界的某些假象,俗話說,愚者無畏,當我知道某些真相的時候我未必就有那份勇氣、激情繼續去追求。
然而我還是慶幸我看過了這些書。魯迅曾經創造過一個情景,在一個封閉的密室里面,所有的人都睡著了,這時候房子起火了,是叫醒他們讓他們在絕望中死去呢,還是讓他們在美妙的夢境里死去?如果是我一定選擇醒來,雖然知識帶來了意識上的覺醒,然而它也讓我體驗到想象的無比快樂以及了解到他人的滿足感。
法國作家的普魯斯特,是一個資產階級,家境的富裕以及貴族的逐漸衰退,讓他有幸進入到貴族社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及尊重。另外,他又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小的時候母親臨睡前的一個吻曾經被他認為是人生的一切。此外,他從小就把當一名作家當為人生理想,看過非常多的書,雖然他的一身不斷地質疑他是否有寫作能力,是否有人生價值。
他寫的《追憶逝水年華》總共有1800多頁,為了看完它,花了我一個暑假,不過感覺特別值。人與人似乎是注定無法互相理解,孤獨一身,永遠只能了解到別人的冰山一角,我只有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能意識到這個我才是真真正正的我,有別人在的時候總會遷就別人,沒辦法理性地思考。然而看了《追憶逝水年華》,我覺得我知曉了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他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他是一生是怎樣度過的。他把他的想法寫在了這本書上面了,而且通過非常多、非常恰當的比喻,把那種對事物的感覺、對人生的思索描寫了出來。也許我對朋友的了解遠遠比不上對他的了解,因為他已經無所謂了,他就是要寫出一本他自己的書。
就像他寫的:“真正的藝術,諾布爾先生會稱之為文學愛好者的游戲的`藝術,其偉大就在于重新找到、重新把握現實,在于使我們認識這個離我們所見所聞遠遠的現實,也隨著我們用來代替它的世俗認識變得越來越稠厚的現實,越來越不可滲透,而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那個現實。這個我們很可能至死都不得認識的現實其實是我們的生活。”
已經大四了,生活中總有著種種感觸,然而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去表達,比如在實習、在公車上、在學校,某些認識的人在你面前,突然間變得那么衰老,而在之前他是那么光鮮。
普魯斯特這樣寫著:生活在我們看來竟像童話仙境,一幕一幕地讓我們看到嬰兒變成了少年,成人,彎腰弓背走向墳墓。而仿佛就是通過一些永恒的變化,我們才感到在那些每隔相當時距抽取的人樣之間存在著那么大的差異,感到自己與他們一樣,也遵循著這條法則。他們仍然是他們,因為他們的變化那么大,而正因為他們仍然是他們,才不再像我們從前看到過得他們了。
喜歡這本書,因為通過他發現了不曾發現的現實,不能描述的感覺。
時間:2024-11-25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范文
- 大學生活即將成為過去,在大學里看過很多書,雖然有些書讓我感到思索,讓我為了探索沒有答案的問題感到迷茫,或者讓我的看破世界的某些
- 11-25
- 《理智與情感》讀后感范文
- 在愛情面前,理智與情感很難各司其職。在那個女人只被當作男人附屬品的年代,一段婚姻便是一個女人一生所能期盼的賭局。
- 11-25
-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范文
- 對于丹尼爾·笛福這個人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他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
- 11-25
- 《悲劇的誕生》讀后感范文
- 在這本書里尼采開門見山的解釋了希臘悲劇產生的內在機制。指出,是阿波羅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
- 11-25
- 《反對本本主義》讀書報告
-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通過對其寫作歷史與時代背景的探究,詳細闡述該著作所蘊含的思想基礎和豐富的時代內涵,揭
- 11-22
- 《秦腔》后記
- 在陜西東南,沿著丹江往下走,到了丹鳳縣和商縣(現在商洛專區改制為商洛市,商縣為商州區)交界的地方有個叫棣花街的村鎮,那就是我的
- 11-21
- 《古爐》后記
- 50歲后,周圍的熟人有些開始死亡,去火葬場的次數增多,而我突然地喜歡在身上裝錢了,又瞌睡日漸減少,便知道自己是老了。
-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