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主要描寫了從漢靈帝中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近百年的歷史變化。以描寫戰爭為主,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斗爭,故而得名。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還得是“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聽聞諸葛亮神機妙算,于是專門請他為劉備效力。第一次諸葛亮出門了,第二次諸葛亮又出去了。直到第三次諸葛亮在睡覺,劉備在門外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才對諸葛亮說起三次拜訪的經過。諸葛亮被劉備感動,所以同意出山為劉備效力。
從《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中,我看出了劉備有著i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為了百姓,不惜放下自己君王的身份,去冒著風雪尋找人才。和諸葛亮談話時,他放下了自己君王的臉面,恭恭敬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沒有一點抱怨,堅持不懈。
再來說說諸葛亮吧,諸葛亮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他本來可以過上閑云野鶴的日子,但他卻和劉備出山,而且每天九死一生,過著艱苦的日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不會向自己的軍師請教,但肯定有向老師同學請教的時候。在向他人請教時,可不要向張飛那樣,我們要向劉備學習,一定要恭恭敬敬。如果此時別人有要事在身,我們要心平氣和地等,就算“三顧茅廬”也在所不惜。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突然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我思考了好久,還是沒有做出來。于是我決定去請教媽媽,但此時媽媽在刷碗。我說:“媽媽這道題我不會,您能教我嗎?”“好,等我刷完碗。”媽媽回答。我放下這道題,開始做其它題目。可是,當我把所有作業都寫完,媽媽還在刷碗。我急了,說:“媽媽,要不您還是先教我做題,再刷碗吧。”媽媽說:“兒子,你知不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三次去拜訪諸葛亮都沒心急,我刷碗的這會功夫,你就等不及了?”現在想想“是啊,劉備三顧茅廬都能心平氣和,我怎么連媽媽刷完碗的功夫都等不了?”
通過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明白了,書籍里蘊含的道理千千萬萬。《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都是優秀作品。可以這樣說《三國演義》是一片海洋遨游其中,你就會發現人生的道理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