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梗上,誰不有,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些文字在我的眼前涌動著,翻騰著,如晴日記憶里綴滿的繁花,如穿堂驚掠的琵琶聲,讓人心頭漣漪微動。猶記得過去的日子里剛讀完林徽因的文集,這位像花- -樣美好,被胡適譽為"第-代才女”的林徽因,她的文集包括許多種類,有詩歌、散文、書信以及關于建筑研究的文章等等,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詩意。初讀文集時,便被折服,讀她的文集就猶如展開- -束花, 啜飲- -杯酒,讓人意味深長。
在她的散文里我最喜歡莫過于《- -片陽光》。在《一片陽光》里午后-泄陽光下的回憶,那些場景通過陽光傾瀉出來,匯成- -片陽光,在那里面有白粉墻圍著的小小院子,有一張倒滿陽光的八仙桌,有一只靈巧的舊式鏡箱或窗外斷續的鳥語,以及那美麗的小孩子病名-- -水珠,這些也成為她對藝術和文化的理解和擴展,在那片陽光的無意的襯托下,成了林徽因詩的意境。在她的筆下陽光是那樣清秀干凈,美麗動人,空靈婉轉。在平常我們一切美好的情緒都如同那片不經意的陽光總消逝得太快,來不及多享用,只在一-瞬間, 這種感覺就過去了,只能長久地留在記憶里面,再難描繪出來,而在她的筆下我仿佛又領會到那種境界,恬淡平靜,幽遠深長,就如同她寫的“至多,在舒揚理智的客觀里使我偶一-回頭,看看過去幼年記憶步履所留下的殘跡,有點惋惜時間;微微怪時間不能保存情緒,保存那一切情緒所曾留戀的境界。”我不禁惋惜感嘆時間來又不
當然,她的其他文章和詩+分出眾,獨特于她對宇宙萬物,情緒藝術的見解。通過她的語句總能感受到那凝聚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有"鋒芒,像皚皚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閃映,噴吐冷激的輝艷; -- 斬,斬斷這時間的纏綿。”的激昂; 有"看,--那一顫動在微風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邊,一瞥, -瞥多情的痕跡!”的輕柔;有"到那天- -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里活過”的灑脫等等,風格變化,讓人回味無窮。如同- -江春水,時而輕柔婉轉,時而激昂奮進讓人覺得不愧為"第一代才女”。
在八月天的晴日里,我合上書卷,去感受窗外。那個夏天的蟬鳴比哪-年都聒噪,就是窗外枝椏瘋長,卻總也擋不住烈陽。驕陽剛好風過林梢,彼時正當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