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讀一本好書
炎炎夏日,雖有空調,難以解悶。何以解悶?唯有靜心。何以靜心?唯有讀書。在此,我推薦給大家一本好書《悲慘世界》?
這個世界很悲慘,至少對于底層人民是這樣的。沒有人愿意坐牢,只是為生活所迫。一個以害人利己為樂的人,理應受到譴責;可我們瀕臨餓死的主角?偷了點東西,只有他該受到譴責嗎?那些自詡有憐憫之心的“圣母”,以公平之名,行污穢之實的人,更應受到譴責。正是這個原因,讓我們的主角冉·阿讓,坐了十幾年的牢,仍無悔過之心。直到遇到了教主迪涅,他以善良幫他化險,這才徹底改變了這個少年。他決定重新做人,化名馬德蘭,最后還當上了市長。終究還是悲慘的世界,這位市長在經歷商馬第案件后選擇自首。可法律不買賬,最后他當了勞役。
這個世界又是有希望的,對于芳汀珂賽特母女,她們遇到了恩人冉·阿讓。他完成芳汀的遺囑,贖回飽受欺負珂賽特。本立誓抓回主角的沙威看到他善良的一面后,選擇跳河自殺。馬呂斯愛上珂賽特,最后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是一部雄渾的史詩,是一個人的史詩,但又不限于個人的意義。主人公冉阿讓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幾乎具有了各種非凡的活力,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傳奇性的主人公。這個人物的浪漫主義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現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歷程也像史詩一樣可歌可泣。他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社會的殘害、法律的懲罰、現實的.冷酷使他"逐漸成了猛獸”,盲目向社會進行報復,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終身悔恨的錯事,而這種悔恨卻又導致一種更深刻的覺悟,成為他精神發展的起點,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冉阿讓并不是一個抽象的人。從出身、經歷、品德、習性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勞動者。他體現了勞動人民各種優秀的品質,他是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經歷與命運,都具有一種崇高的悲愴性,這種有社會代表意義的悲愴性,使得《悲慘世界》成為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里掙扎與奮斗的悲愴的史詩。
《悲慘世界》描述的正是法國兩大戰役背后人民的生活,最慘的莫過于下層人民。他們大多窮困潦倒,天天吃不飽穿不暖,最終誕生出我們主人公剛開始的形象。
每個人都有良知,每個人也都有私心。那些壞人在成為壞人之前,都有良知與私心的碰撞。當良知被私心打敗,也就墜入深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