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3000字
一本“改造人的靈魂"的書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蜒、螞蚱,樣樣都有……”
這兩段文字大家是否十分熟悉呢?但凡拿到小學(xué)畢業(yè)證的人都知道這兩段文字分別出自三年級下冊課文《火燒云》和五年級下冊課文《祖父的園子》。能被語文教材看中,應(yīng)該無可挑剔了吧!令人驚訝的是這兩篇課文都是同一個作者!而且出自同一篇小說!這就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此書值得一讀。
蕭紅,命運多舛、英年早逝。
蕭紅(1911-1942),原名張廼瑩,筆名悄吟等,出生于黒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1927年,進人哈爾濱東省特別區(qū)第一女子中學(xué)讀書。1931年,為反抗包辦婚姻,離家出走,開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1934年,與蕭軍一起到上海,得到魯迅先生的幫助。1935年底,出版中篇小說《生死場》,轟動文壇?谷諔(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輾轉(zhuǎn)于武漢、臨汾、西安、重慶等地。1940年1月到香港,在病中完成了《呼蘭河傳》的寫作。 可以說:蕭紅經(jīng)歷多年漂泊之后對于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和反思,促成了《呼蘭河傳》的寫作。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僅三十一歲。蕭紅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極具才情的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 30代的“文學(xué)洛神”。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為膾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也是現(xiàn)代文學(xué) “最美的收獲”之一。作者于1937年在武漢構(gòu)思且開始寫作,但時世動亂不安,顛沛流離,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可惜作者未看到樣書就英年早逝了!逗籼m河傳》自誕生后,成為最受歡迎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名著之一。
茅盾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全書共分七章:
第一章描寫呼蘭河城的概況,其中對東二道街上大泥坑的描寫,尤其細致傳神。這大泥坑正是呼蘭河城的一個象征,表現(xiàn)了人們對阻礙自身前進的事物的習焉不察,以及維持現(xiàn)狀、不求改觀的荀且心理。 你看,文中令人心酸到骨子里的話:“窮人們看了這個竟覺得活著還沒有死了好。”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大泥坑的幌子吃瘟豬肉的細節(jié),更是揭露了人們的自欺的性格弱點。
第二章描述呼蘭河人精神上的“盛舉”:跳大神,放河燈,唱野臺子戲,逛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活動都是“為鬼而做” 的,更突顯了民眾的迷信、愚昧,以及現(xiàn)代知識和理性的匱乏。
第三章描寫“我”與祖父在后花園度過的快樂時光,這是全書最明朗、最溫馨、寫得最自如的篇什,充滿了童心、童趣及美妙的意境。也正是這一章節(jié)表達了作者對疼愛自己的祖父的深切懷念,對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無限眷念之情。整篇小說就這一章節(jié)積極樂觀。
第四章是對“我”家?guī)讘舴靠蜕畹墓蠢,突顯了這些房客生活的艱辛及沒有尊嚴。“他們都像最下等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陽光——甚至沒有陽光,就能夠生存了。”作者從童年的感受出發(fā),渲染了“我家是荒涼的”這一點,流露出對下層勞動者的深切關(guān)懷和同情。
第五章描寫小團圓媳婦慘死的經(jīng)過,揭露出封建禮教及愚昧迷信的風俗其勢力的強大。傳統(tǒng)習俗已化為人們的“集體無意 識”,深人其骨髓,尤以小團圓媳婦的婆婆為甚。在那種醫(yī)療環(huán)境下,在那種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下,可以說,小團圓媳婦不是被婆婆殺死的,而是被這種“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魯迅語)害死的。
第六章主要刻畫“我”家的長工有二伯。這是一位可憐而又可悲的老人,有幾分阿Q氣,突出體現(xiàn)在他的“精神勝利法”及欺弱怕強的病態(tài)人格上。這是他的個性長期受壓制的結(jié)果,也是不健康社會為害的結(jié)果。他被父親一連多次打倒在地,他被旁觀,他被無助……
第七章,講述一個磨倌馮歪嘴子的故事。在眾人不友好的、“看笑話”的環(huán)境中,他以頑強的毅力支撐著一個家庭,并在妻子難產(chǎn)而死之后,仍堅忍地悉心撫養(yǎng)兩個孩子生存下去。作者在這個人物身上,傾注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這兩個故事為什么要放在一起?一個是欺弱怕強,一個是百折不撓,積極頑強。
呼蘭河這個小城的生活是刻板單調(diào)的。作者著力描繪的是呼蘭河城的性格,意欲表達的是她對這個小城既愛又“恨”的復(fù)雜情感態(tài)度。其中既有對于充斥呼蘭河城的歷史的惰性力量,人們的愚昧、麻木、自私、迷信、毫無進取精神及變革意識的批判,又有對后花園、祖父,及火燒云等故鄉(xiāng)風物的懷念,也有對于馮歪嘴子這樣的人物堅忍頑強的生命力的肯定與贊美。
《呼蘭河傳》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小說。它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貫穿始終的故事情節(jié)。作者重視的是小城的風俗描寫,對于小城居民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及生活場景的描述,對于特定氛圍的渲染,有如一幅栩栩如生的鄉(xiāng)土風俗畫。寫人也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重在刻畫人的靈魂。作者的敘述是舒緩的、平淡的,既有濃厚的鄉(xiāng)情,又有幾 分惆悵?梢哉f,蕭紅創(chuàng)造了一種介于小說、散文與詩之間的獨特文體。
作者的語言樸素自然,流暢優(yōu)美,明麗清新。
《呼蘭河傳》值得一讀,一本小學(xué)語文老師必讀的書,一本應(yīng)當推薦給學(xué)生讀的書,因為它是一本“改造人的靈魂"的書。
時間:2023-04-05 作者:校園文學(xué)網(wǎng) 來源:校園文學(xué)網(wǎng) 關(guān)注:
讀后感推薦
-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
- 巴金的作品以關(guān)注、思考、表現(xiàn)人為宗旨.正如他所聲稱的那樣,“我的上帝只有一個,就是人類”。
- 04-05
- 《豐碑》讀后感600字
- 第一次讀完《豐碑》,我還有點似懂非懂的感覺。當?shù)诙巫x完后,淚水從我的臉頰滑過,嘴里掠過一絲又涼又咸的感覺。
- 04-05
- 讀一本好書500字《綠山墻的安妮》
- 暑假里,我讀的一本好書是《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很大,主人公安妮給我?guī)砹艘活w積極向上的心,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與夢想。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