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古鎮奇觀
江口古鎮位于芙蓉江與烏江交匯處。早在隨大業十年(公元614),江口就已設為信安縣,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稱信寧縣,民國20年(1931年)更名為江口鎮。
宏偉俊秀的馬鞍山被芙蓉江和烏江切斷形成的一個較大三角地段,構成了芙蓉江東岸的上溪街。區公所、供銷社、工商所、稅務所等單位都在這里。高聳入云的天星山被芙蓉江和烏江切斷形成的小三角地段,一條巷子往下通向烏江渡口,一條巷子向上通向四坪村,構成了芙蓉江西岸的下溪街。鄉公所、鄉合作診所、李干廠等則在這一帶。旗山猶如一面迎風招展、指引人們奮勇向前的令旗,插在鎮北烏江對岸。上溪街和下溪街有若干千年黃桷樹,發達的根系在堅硬的龍骨石上盤根錯節,頑強伸展;高大茂密的枝葉遮天蔽日,把整個古鎮庇護在自己的綠蔭之下。芙蓉江橋猶如一條彩虹,橫跨于兩個三角地帶之間。橋下芙蓉江水碧澄澄,流入烏江涇渭分,偶有青鄂、肥頭、黃臘丁等稀有名貴魚群來此逐浪嬉戲。夏天黃昏,繽紛的晚霞與枝葉婆莎的黃桷樹倒影于芙蓉江中,相映成趣。身著赤橙黃綠青藍紫泳裝的江口美女,或三人一伙,或五人一群,來到江邊,躍入水中,或蛙泳、仰泳、自由泳,或嘻嘻哈哈打水仗,好一派仙女戲瑤池的美好景象。
在芙蓉江橋頭,可以看到古鎮的一大奇觀――“漲桶子水”。
芙蓉江,古稱濡水、洋水、盤古河,是烏江的最大支流。上游分兩源,一是貴州省桐梓縣婁山關之北,一是貴州省綏陽縣寬闊水原始林區。在清溪河口會合后稱芙蓉江,再經貴州省的鎮安縣、道真縣流入重慶市的彭水、武隆縣,最后在武隆縣的江口鎮注入烏江。由于芙蓉江干流長達243公里,流域面積寬達9184平方公里,且基本上都是山高峽深、樹大森密的原始森林保護區或天然林保護區等等,因此,平時,江水如藍,舒緩平穩,溫順可愛。一旦遇到大面積下暴雨,山洪在狹窄的河床里越積越高,流速越來越快,到了江口一帶,往往是先聽到聲音后見水。記得有一天晚上,在江口區政府壩子里面放電影,一外號“水貓子”的漁民正準備劃船過來,忽聽轟轟隆隆的巨響乍然而起,禁不住失聲大叫:“不好,漲桶子水了!”趕緊將漁船往岸邊劃,哪里還來得及,只見一兩丈高的洪峰洶涌澎湃,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勢席卷而來,連人帶船沖向烏江,將烏江之水攔腰切斷。人們驚呼:“遭了!遭了!再好的水性,也怕是兇多吉少了!”人們沿著烏江下游找尋了一晚上,也未見其蹤影。正當人們快徹底失望時,距江口三公里處的黃桷坪卻傳來了好消息:“水貓子”已被一村民救起。從此之后,“水貓子”便被當作傳奇人物廣為傳說,名聲因此而大噪。
芙蓉江漂流是古鎮的又一大奇觀。
原生態的芙蓉江漂流,是古鎮少數膽子大、水性好的樵夫哥所為,他們一般是走旱路翻過馬鞍山,來到三河口的懸崖峭壁上,砍一些竹子和雜木,掀滾到河岸邊,扎個小筏子,從芙蓉江漂流回江口。說起個中驚險和刺激,人們聽了無不嘖嘖稱奇,羨慕不已。20世紀90年代初,我和高、王二先生出差江口,意外遇到了我在江口中學的學生-治學,時任江口鎮的主要負責人,力邀我們去體驗由他親自創辦的芙蓉江漂流。我們和其他游客一起,乘旅行車翻過馬鞍山,來到三河口,穿好救生衣,將橡皮船抬到芙蓉江中,爭先恐后地爬上橡皮船,興高采烈地向下游劃去。俗話說:“歡喜麻雀兒打爛蛋。”正當我們忘乎所以之時,激流突然將橡皮船高高舉起,又猛然砸下,浪花劈頭蓋臉襲來,高先生猝不及防,江水鉆進口鼻,嗆得喘不過氣來。王先生被江濤掀下了船。好在他水性本來就好,再加上穿有救生衣,終是有驚無險,剛過完壩磧灘,就追上我們,上了橡皮船。有了這次教訓,在過長灘、獅子矸、牛背石、下壩磧、發財灘時,大家就能沉著應對,盡情享受橡皮船隨著波濤起伏的樂趣了。
接著,橡皮船駛入了一片開闊江面,兩岸綠樹蔥蘢,藤蔓密布,山花爛漫,碩果累累,一群獼猴在其中竄上跳下,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賦予他們的優美環境及豐盛的美餐。綠油油的江面不時有魚兒跳出水面,惹的那些野鴨展開翅膀,拍打著水面,急追猛趕過去,留下道道長長的漣漪。面對此情此景,我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
我問治學:“前面好像沒有什么險灘了吧?”他回答道:“前面還有落差最大的一個灘,叫黃牯兒灘。傳說黃牯兒灘是一頭黃牯牛犢,為救牧童,馱著財主一起跳入江中而變成的。”突然,艄公喊道:“大家注意,黃牯兒灘到了!”我們放眼望去,見前面突然波濤洶涌,水流湍急,橡皮船剛一駛上去,就象失去了依托,一落千丈,沉入江底。少頃,一股巨大的江濤又拔地而起,將橡皮船拋出水面,再來回劇烈顛簸了幾下,終于進入開闊平穩的江口江面。回顧整個行程,八個險灘各有特色,而最驚險、最刺激、最過癮的就是黃牯兒灘。
號稱天下第一洞的芙蓉洞是古鎮的第三大奇觀。
芙蓉江西岸、天星山腰,有一山洞,山洞上方經常有霧氣繚繞,故當地人稱之為氣洞。1993年,江口鎮政府初次開發,次年,武隆縣政府收回作為全縣重點旅游項目,在全國洞協主席朱學穩指導下,高起點、高規格開發,并正式命名為芙蓉洞。
據朱學穩等中外洞穴探險家初步探查,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巖洞穴,生成年代大約在60到100萬年之間,全長大約1864米,底面積約平方米,洞體寬高多在30至50米之間,最大的輝煌大廳約有兩個足球場一樣大。已經開發接待游客的部分只有芙蓉洞的三分之二。其間分布景點數十處。
一是“巨幕飛瀑”。洞中有一石幕石瀑,高20余米,寬15米。左邊的石幕宛如一幅質地高貴的絲絨巨幕,陡然垂落地面,高雅華貴。右邊的石瀑,從天而降,飛流直下,恰似銀河落九天。中間還端坐著一尊巨佛,形態安詳,雙手合十,似乎是在虔誠地為游客求安祈福。
二是瑤池雙塔。洞中有一30余平方米,深約1米的水池。水池中布滿了一團團、一朵朵珊瑚狀的水晶石花朵,據說只有法國的克拉姆斯洞才有類似景觀,但其規模僅及此池的十分之一。更為稱奇的是,在兩處水晶石花分布密集的地方,形成了兩個蓮花座,高低兩座鐘乳石筍,坐落于蓮花座上,呈樓層分布,每層有六角或八角的飛檐,越向上,樓層形體越小,直到頂端形成塔尖,在彩色燈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取名瑤池雙塔,倒也畫龍點睛。
三是犬牙晶花。在這里的洞壁上、地上、水池中,到處生長著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方解石、水晶石、文石晶花,而最為獨特的是針刺壯或犬牙壯水晶石花。這種犬牙晶花純白無暇,晶瑩剔透,成束成團袒露于水池中。據有關專家稱,犬牙晶花不僅在其它溶洞絕無僅有,而且,其形成之原因至今也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時間:2023-06-08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心向晨陽
- 多情的晨陽,幽默地把我身影打在墻上,我在不停的忙碌
- 06-12
- 江口古鎮奇觀
- 江口古鎮位于芙蓉江與烏江交匯處。早在隨大業十年(公元614),江口就已設為信安縣
- 06-08
- 朋宴札記
- 路長野徑天無老。礫石青枯草。誰何人物一浮萍。窮盡風云、路誤水流聲。
- 06-08
- 人生的擔當
- 一個人在社會,要有擔當,就像婚姻一樣,不像兒時的游戲,過家家似的,想結,就結,想離,就離。
- 06-08
- 少年,加油......
- 路燈亮了起來,朦朧的燈光彌漫著這溫馨的夏夜,有昆蟲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更讓這夏夜在溫馨中增添了一份浪漫和幽靜。
- 06-08
- 小美晨思
- 望著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又把心中的希望企及
- 06-08
- 生活白紙
- 生活就像一張白紙,上面書寫著不同文字,鮮有人去關注是否工整
- 06-08
- 多面的人性
- 人有多面的,不能光看表面,只有時間久了,才會暴露本性,會偽裝的人太多了,虛偽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有人看上去很善良的樣子
-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