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村莊美
改革開放后,我們祖國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說農村吧,村莊美了,農人住樓房了,生活不用說——幸福極啦!
去年底(臘月二十吧),學校都放寒假了。孫子、孫女也不用照料,兒子用車送我回鄉下老家(都昌蘇山鄉)過年啦!
人坐在轎車上,車輪滾滾······農田呀,大橋呀,近路的樓房街面呀,看什么都是一晃而過,但都像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我眼前閃現。印象有點迷糊,卻也令我興奮不已呀!
家里突然沒有自來水,老伴說,‘好久沒交水費啰!’雖有口井,還是不方便!于是,我步行兩里路,到土目后舍村繳水費。
經過前舍村,公路穿村而過。這村我非常熟悉,因為我家在1958年被并村來這里生活了兩年。這公路原先是小山坡,村子在這山坡南面的小灣灣里。這山坡被挖平了些,筑成公路,路兩邊建了樓房,成了好看的街面!
后舍村,在這山坡的東北一個大灣灣里,是前舍的緊鄰村。村前一口較大的水塘,塘岸是花崗巖護坡,護欄板上有各種圖案(村莊主路、水塘的護坡,政府有專項撥款)。祖堂是在原址上重新建造的,居村子正中位置。記得那時其祖堂也就后廳好些,擺了些神靈牌位,中堂只有幾根柱子,前廳也只剩破殘的門面墻。那時全村也就十來戶人家;現在算是興盛了,估計至少有五十幾戶。不但原村址建滿了樓房,還沿公路形成了一條較長的街面呢!
正月初九,我專門要小兒子開車去鄉政府附近的蔡家邊村一帶看看,因為:那里有條近路去伍家山澗原村址,想看看山窩窩里的伍家山澗原村址,原先我家訪時到過那里。
蔡家邊是個中等大小的村莊,我在蘇山中學教書時經過那村,村莊在高高的山腳下的一個旮旯里,當時也是走山路隔得較遠,隨便看了一眼,知道有個不算很小的村子,屬于得勝行政村管轄范圍。其實,這村莊與山那邊的徐港西莊自然村隔山相對,只是隔了一座山和一片畈垅而已。
蔡家邊村前北頭有條筆直的公路,公路兩邊是蔡家邊居民新建的樓房;這公路又直通鄉政府的百米大道(鄉政府的百米大道的樓房,又多是徐港行政村的伍家山澗村民所建的住房。)本想一直去大山里的伍家山澗原村址,但山路是泥土路,于是就折回車朝得勝行政村的東堂灣里開去。
東堂灣村,也多是近幾年新建的樓房,而且排列得很是齊整規范,比原先的村莊漂亮多了,尤其是綠化搞得好:有各種風景樹(桂花樹尤其多),花壇里還有鮮花開著呢!估計這村有五十來戶人家吧。我在這里下了車,環顧了一下這村的全貌,靜靜地站立了好一會兒——因為有個叫徐寶生的武術老師傅曾經在這里住過好幾年;他雖不是我的武術師傅,但得到過這位老師傅的指點,這也算是對這位老師傅的緬懷吧······
一棟兩層樓房,動輒就是幾十萬,沒錢能建樓房?現在你無論走到哪,看到的房子,都是漂亮的樓房。
真的是——太平盛世村莊美呀!
時間:2025-02-24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萊斯利·艾默絲小姐印象
- 與美國地質學家萊斯利·艾默絲小姐來英山考察榴灰巖那段短暫卻深刻的交往,盡管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時光深處
- 02-24
- 太平盛世村莊美
- 改革開放后,我們祖國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說農村吧,村莊美了,農人住樓房了,生活不用說——幸福極啦!
- 02-24
- 技藝與美德共綻
- 在一個日光明媚、惠風和暢的日子里,老年大學開學在即,我滿心盈溢著對新學期的憧憬與期待。
- 02-24
- 誠實人的機會
- 很多人認為 誠實人可能不會有出頭日,其很多人認為或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機遇是不同的,因為誠實永遠就沒有機會了嗎?
- 02-24
- 過這樣一種生活就挺好
- 在這紛繁塵世中,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短短數十載,生命之舟于錯落景致間穿梭,奔波忙碌成常態。
- 02-24
- 與大許鎮的美麗邂逅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蘇軾筆下的梨花自帶別樣的境界,透著蘇軾的清醒智慧,梨花純白,柳葉青青,柳絮漫天狂舞時,梨花
- 02-24
- 荊山橋古今風云
- “一代帝王鄉,千古飛龍地”,故鄉徐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許多文人墨客頗費詩章
-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