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孩子
順德府一帶有個風俗,叫“耙孩子”。夫妻倆在大年初一凌晨,手持竹耙子,悄悄地到十字大街上耙路面。如果能耙到小石子,新一年里沒準就能抱上娃娃。
在順德府的大北汪村,有個宋老背,老實寬厚,兒子叫宋來福;還有一個胡大個,蠻橫霸道,兒子叫胡瘦子。倆孩子命都不好,早早夭亡了。
中年喪子,兩家父母頭發都愁白了。這年年底,他們決定去“耙孩子”。大年初一凌晨,宋老背提著油燈,扛著竹耙子,耙背上罩了一件紅色小棉襖。他把油燈放在路邊,一邊默念心愿,一邊伸出竹耙子在地面上耙起來,耙齒發出了“刺啦啦、刺啦啦”的聲音。宋老背嘴里念叨:“黑小兒,白小兒,來我家里穿紅襖兒……”
宋老背耙一會兒,就把油燈拿來,看看耙子底下,要是沒有東西就繼續耙。另一個十字路口,胡大個也拿著耙子在地上忙活呢!他們倆在十字路口這么一忙活,城隍廟里可就熱鬧了。
城隍爺一年到頭忙得腳不點地,只有大年三十能放松放松,喝完人們供上的美酒,醉醺醺地躺倒睡個好覺。剛合眼不久,就聽到房梁上“刺啦啦、刺啦啦”響個不停。
城隍爺輾轉反側,心里煩躁起來,翻身坐在炕沿上,皺著眉頭喊道:“楊判……判官,給我……過來,誰在外面打擾我的清夢,一年到頭不讓人休息,想累死我嗎?”
分管投胎的楊判官值夜,聞聲進了門,恭敬地回復道:“啟稟老爺,是大北汪村的宋老背和胡大個。兩家的兒子死后,都沒再生養。現在,他倆正在街頭耙孩子呢!”
城隍爺怒氣沖沖地說:“非要大年初一要孩子?平常干什么去了?我想睡覺!”
楊判官趕緊解釋說:“老爺您忘了?司命簿上寫了,兩人命中注定,都只有一子。”
城隍爺使勁拍著炕沿說:“看看那些沒有安排投胎的,誰……誰想轉生,揀出兩個來,讓他們投胎去吧!不要再來煩我了!”
楊判官一聲“得嘞”,手中扇子一扇,十字街頭突然起了一陣小旋風,在宋老背的油燈旁轉了兩轉,油燈就滅了。宋老背放下耙子,回家去取火石點燈。這么一來,“刺啦啦”的聲音頓時沒了,城隍爺歪倒在炕上,不一會兒鼾聲大作。
楊判官來到十字路口,身子一晃,變作一個趕路的外鄉人。他在喝醉的城隍爺前討了話,但還要把好最后一關:核查耙孩子的是不是好人家。
很快,宋老背從家里取來了火石,“啪啪”地敲了幾下,點著了油燈。他正要看耙子,冷不丁看到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他身子一哆嗦,說道:“您大半夜里站在這兒,我沒防備,嚇一跳!您面生,怕是外面來的,這大過年的不在家里團圓,也是忙生計哩!一會兒到我家喝口熱湯暖和暖和?”
楊判官微微一笑,問:“您這是耙孩子呢,就您一家?”
宋老背點點頭:“咱們這風俗是一個路口只能一家人耙,多了不行。”正說話,暗處闖出來一人,拿著裹紅襖的耙子,也“刺啦啦”地在地上耙起來。宋老背說道:“我在這里耙呢,你換個路口?”
來人正是胡大個,他氣勢洶洶地說:“你不是在和別人閑聊嗎?我剛才在別處耙,耙了半天都沒耙到石子,打算換個路口,試試運氣!”
楊判官勸道:“宋老背已經在這個路口耙了很長時間了,你還是到別處去吧!”
胡大個眼睛一瞪:“你是哪里冒出來的外地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大年初一無家可歸,活該你凍死!”
胡大個噎得楊判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看胡大個又要耙地面,楊判官一揮扇子,胡大個的耙子把折了。胡大個罵了聲:“晦氣!我跟你沒完!”說著,他沖過來揪住了楊判官。
宋老背趕緊上來解圍:“欺負外鄉人算什么好漢?這個路口讓給你,我到別處去,滿意了吧?”
楊判官不慌不忙,一指宋老背的耙子:“別走,你的耙子好像耙到東西了呀!”
宋老背彎腰去掀耙子,竟然看到了兩顆石子。宋老背激動萬分,將兩顆小石子輕輕抓在手里,站起身來想讓楊判官看,卻發現楊判官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走了。胡大個見宋老背耙到了石子,罵罵咧咧幾句,一個人繼續耙了下去……
宋老背得了吉兆,小心翼翼地捧著石子,提著竹耙子回了家。他進門就跟媳婦報喜,恭恭敬敬地把兩顆石子放在了堂屋桌上供了起來,把罩著紅棉襖的耙子頭卸下來,扣在了石子上。
楊判官回到衙門,從地府提出宋來福,讓他回家投生。宋來福淚流滿面,磕頭如搗蒜:“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我的父母親!”
接著,像是有人用叉子叉住宋來福往上一扔,他整個人就飄了起來,飄進一個紅帳篷里。帳篷里有兩塊大石頭,他躺在一塊石頭上歇腳,剛躺上去就被粘住了,怎么也掙扎不開。他大喊“救命”,喊了半天沒人理。這時,紅帳篷里又進來一人,居然是胡瘦子,坐在了另一塊石頭上。胡瘦子笑著說:“你喊啥救命?這是投生石,粘到上面是好事兒,咱們等著投胎吧!”
宋來福問:“我們一起投胎?”
胡瘦子點點頭說:“沒錯,我跟你一起投胎來了,而且要投胎到你家!我們能重新投胎,真得感謝楊判官……”
原來,城隍爺行事刻板,司命簿上寫的東西是丁一卯二,絕不變通。有時候,不免會好人命運不濟,壞人反有好報。楊判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來,他想了個法子:城隍爺一年到頭就大年三十夜里飲酒酣睡,楊判官就在那天夜里,托夢讓求子的善人拿著竹耙子在十字路口耙地。十字路口的地面都通著城隍爺家的房頂,有什么聲音都能聽得見。竹耙子“刺啦啦”聲音一響,城隍爺睡不踏實,楊判官就借機進言。城隍爺爛醉如泥,經常會同意楊判官的請求。
楊判官這招用了幾十年,所以這一帶就有了“耙孩子”的風俗。當然,不是誰耙到小石子就肯定能得到孩子的,還得經得住楊判官的考驗才行。
楊判官先前知道,宋家和胡家都求子,趁城隍爺醉酒,討來了兩個投胎名額。本打算讓宋來福和胡瘦子各自回家投胎,不想胡大個做人不厚道,沒通過楊判官最后的考驗。楊判官十分失望,改變了主意,讓胡瘦子也投胎宋家,與宋來福下輩子當兄弟。于是,兩人一前一后,被送到了宋家供桌的投生石上……
宋來福重新回家投胎,還多了胡瘦子做親兄弟,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沒過多久,宋老背老婆懷孕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出兩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兩個兒子慢慢長大,兄友弟恭,孝敬父母,宋老背兩口子安度了晚年……
時間:2023-10-14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短篇小說推薦
- 老友記
- 韓先生開了一間古董店,他戴著一副眼鏡,長相斯文,識別古董眼力過人;楊老倌原先在一家酒樓掌勺,手藝一流
- 10-14
- 耙孩子
- 順德府一帶有個風俗,叫“耙孩子”。夫妻倆在大年初一凌晨,手持竹耙子,悄悄地到十字大街上耙路面。
- 10-14
- 沒有人不怕我
- 玉帝最近氣壞了,因為人間越來越不信他,香火也越來越少。于是他叫來凡人眼里的幾個厲害角色
- 10-14
- 銷量之謎
- 老林在一家地方報社當總編,近幾年,報紙發行量不盡如人意,他為此十分擔憂。
- 10-14
- 教授自殺之“謎”
- 阿亮是心理咨詢師。最近,他在書市租了一個門面,準備開一間心理咨詢室。
- 10-08
- 不翼而飛的巨款
- 喬治是個房地產投機商人,平常就在家中研究地圖資料,尋找合適的目標,實地考察后,低買高賣,從中牟利。
- 10-08
- 轉世為雞
- 這天晚上,布萊恩喝得醉醺醺的。到家時,妻子已經睡著了,他悄悄地爬上床,然后睡下了。
- 10-08
- 免費鋤地
- 老楊家的地緊挨著一家“農家樂”。最近,農家樂推出一個新項目,花十塊錢可體驗鋤地的樂趣。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