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讀書感悟800字
【第2篇】
什么是紅與黑?
軍隊與教會,在19世紀的法國,野心勃勃的青年發(fā)展的兩個渠道。
賭盤上的紅點黑點,名為“人生”的游戲。
而于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紅”與“黑”交替的年代。他曾經(jīng)說:“像我這樣一個可憐的鄉(xiāng)下人,我,被判定永遠地穿著這套愁苦的黑衣服!假如我早生二十年,我也會象他們一樣穿著軍服。在那時候,像我這樣的人,不是被殺,便是在三十歲上做了將軍。”他生不逢時,只能披上黑色的道袍。可在這個時代中,道袍也掩蓋不住的是于連寧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的不可動搖的決心。他明白,作為一名木匠的兒子,想要在這個社會向上爬就必須要學會迎合權貴。
于是,為了適應時代,于連違心的研究《圣經(jīng)》,把拉丁文的《新約全書》背的滾瓜爛熟,甚至是在眾人面前大罵他最崇敬的將軍—拿破侖。富有想象的人往往很自負,而自負易致迷誤,把意愿當作事實,比如他,就認為自己已是很練達的偽君子。他甚至狂妄到責備自己已做低服小之術,當作克敵制勝之道。憑借他的不懈努力順利的被市長德·雷納聘為家庭教師,同時為了報復他認為看不起他的市長,與女主人德·雷納夫人成為戀人。“看呀!這個驕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腳下了!”當他看著愛上他的這個女人,心中卻是報復權貴的快意。他剛借助德雷納爾夫人被聘當上了儀仗隊隊員后不久,就引來上流社會的流言蜚語。最后遭市長政敵舉報被迫離職,于連不得不離開前往他最厭惡的神學院。
多么可笑啊,一位資產(chǎn)階級無神論者,卻讓自已違心的融入那個不屬于他的環(huán)境,用蒼天賦于他的才華制出了一個又一個“作戰(zhàn)計劃”,使出各種虛偽手段成為神學院院長最寵愛的弟子。他總是“心中抖地一動,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紛至沓來”。隨機通過院長進入德·拉莫爾府做秘書,這也代表著于連成功進入他夢寐以求的上流社會。社會地位底下的人想要躋身上流社會,無疑比登天還難。可于連做到了,他的不擇手段,他的野心讓他在一群貴族中游刃有余的前進著。
瑪?shù)贍柕滦〗悖褪撬蔀橘F族人士的最后一塊敲門磚。他忽遠忽近、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使這位貴族小姐瘋狂的愛上了他。當他得到伯爵的同意,可以迎娶瑪?shù)贍柕聲r,一封來自遠方的德·雷納夫人的信猶如寒冬里的一盆涼水撲滅了他勝利的火焰。他懊惱極了,以至于不顧往日里的情分:將手中的槍指向了自己的舊情人!
野心家的幕布是由斷頭臺落下的。故事從一個19歲的野心家對權力不斷追尋到23歲犯下刑事案件的不可抗力的死亡落幕。我看到的,自始至終都只是一種無力的蒼白。于連,是政治的犧牲者,紅與黑,是輪盤上的人生賭博。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說過“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這句話對于在獄中的于連來說,再合適不過。短短幾瞬,一切都化作塵埃,仿佛他曾經(jīng)熱烈追求的一切都只是一場夢。他恍若大夢初醒,所有的沉浮升降榮辱興衰似乎都可以忽略,卻有了這一生都不曾有過的東西—自由。盧梭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于連獲得了他的自由,在獄中這幾天,他活的比以往更灑脫。司湯達告訴讀者“我從地獄中來,到天堂去,正路過人間”,我想這應該就是于連的真實寫照了吧。他告訴我:逆流而上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是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都是這樣。失敗與成功只在一念之間,就在于你是否把握且堅持下去。人生的道路只走一次,也只有一次 ,沒有回頭路,也沒有選擇的機會,只有那些堅定執(zhí)著,敢于堅持自己的看法,懂得逆流而上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很多時候,你我都是于連。
作者司湯達曾堅定的相信他的這部作品在50年后才會有讀者,而讀者,就是那些少數(shù)的真正為自己而幸福的人。我不禁思考:在幸福的標準是以社會和他人的承認為標準的時代,我是那個少數(shù)的,真正的,為了自己而幸福的人嗎?
時間:2023-11-10 作者:校園文學網(wǎng) 來源:校園文學網(wǎng)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紅與黑》讀書感悟800字
- 深夜,寂靜的月亮高掛枝頭,一切被黑暗,所覆蓋,但人們堅信黎明會出來,帶來希望的光,但那個世界黎明卻來得太遲太遲……
- 11-10
- 《戒了吧,拖延癥》讀后感800字
- 拖延癥是一種不好的癥狀,生活中有不少人有這種癥狀,別小看了這區(qū)區(qū)拖延癥這讓我們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阻礙。
- 11-04
- 《一夜的工作》讀后感500字
- 昨天,我讀了《一夜工作》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況,歌頌了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況
-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