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這本書又譯名為《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是十九世紀末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畢生的心血才完成的。他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昆蟲記》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蘊含了作者對生活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
這本書對昆蟲的描述表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詳細的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從片段來說它就是一部傳記,從整體來說則是無愧于《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輝煌的蟲類抒情詩。同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世界包括著所有的生物,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而且這部作品描寫生動活潑,語調簡單詼諧,充滿情趣。
當烈火灼燒在青草上,一抹難以識別的淡綠,在飄搖的花葉中佇立。淡金色的光環在其周身縈繞,半身直立的它,拖曳著朦朧透明如輕紗般的薄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莊嚴而神圣。它淡綠色的前腿伸向半空,宛若虔誠的修女低下高昂的頭顱。那嫻靜的姿態如此完美、如此圣潔。所以農夫們稱其為“禱上帝”,學名則叫螳螂。這些描寫螳螂的文字,是法布爾從螳螂的捕食、愛情、筑巢、孵化等多方面來為讀者講述螳螂的生活習性。
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不禁大吃一驚:“雌雄螳螂交配的當天,最遲不過第二天,雌螳螂就把雄螳螂抓住了。照它的慣例,先從脖子咬起,然后再慢悠悠的享用,最后吃的只剩下翅膀,連骨頭都不剩一點。這可是一種非常反常的嗜好!”
然而,大多數的人們沒有那么了解螳螂獵食時的情景。它的種種祈禱似的神態,其實隱藏著許多殘忍習性。那兩只起球的臂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霎時化為死神冷冽的鐮刀。輕盈薄翼掩蓋下的,是幢幢刀影,是斑斑血痕,是掀起無數腥風血雨的興奮與殘暴。這位高貴虔誠的修女,最終原形畢露。
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法爾布勇于探索、勇于追求的品質,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
看完了《昆蟲記》,我不禁嘆服法爾布為科學探索的付出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力。
《昆蟲記》,不僅是一篇紀實性的學術小說,更是擁有不可估量的文學底蘊。他不僅講述了充滿弱肉強食的蟲性生活,更折射出現世人性的深不可測。它是作者盎然情思的體現,也是其睿智哲思的流露;它是輕松詼諧的科普著作,也是意味多樣的巨制鴻篇。
【第2篇】
《昆蟲記》讀后感
這個暑假跟隨著老師的腳步閱讀了法國作家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我本來是聽從老師的要求而閱讀這本書,但吸引我讀完這本書的卻是對昆蟲的好奇。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關于昆蟲學的傳世佳作,書中詳細、深刻地描繪了多種昆蟲,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蝴蝶、蟋蟀等的生活情景。法布爾筆下描繪的昆蟲都十分的活潑生動,惟妙惟肖,一點兒也不死板,將昆蟲的喜怒哀樂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就連一般人都避而遠之的屎殼郎都讓人看了感覺妙趣橫生。
法布爾在整本書的描寫中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是研究小闊條紋蝶和大孔雀蝶的過程。法布爾為了弄清楚雌性的小闊條紋蝶靠什么吸引雄性的小闊條紋蝶的問題,前前后后不惜花費了六年的時間,經過多次的實驗,終于找到了答案。還有大孔雀蝶,法布爾為了研究大孔雀蝶,也是耗費了日日夜夜的光陰,堅持觀察大孔雀蝶,并做了大量的實驗,雖然得出的結果不如人意,但他卻沒放棄,仍舊細心觀察大孔雀蝶,希望得到問題答案。
通過法布爾對小闊條紋蝶和大孔雀蝶的研究中我看到了他的那股鉆勁兒,對研究昆蟲這件事簡直就是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我心目中的蟲子全是長的丑陋兇惡,張著血盆大口的害蟲,所以若是讓我碰到蟲子我要么一蹦三尺高立馬去呼叫“援兵”,要么就將蟲子就地正法,管它叫什么名字,又對我們人類來說有好處還是害處。但在閱讀完《昆蟲記》后,我了解了之前都不曾了解的,原來蜣螂竟然如此執著,原來螳螂會玩心理戰,原來大孔雀蝶那么癡情,原來看似兇狠的蜘蛛其實為孩子操碎了心。
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力以及細微的觀察,也佩服法布爾的那份韌勁兒,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實精神,那份不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決不罷休的博物學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在接下來的每天我也會像法布爾那般細心觀察世間萬物,學習法布爾的精神,做一個細心謹慎,擁有求實精神的人。同時,我也會學習法布爾對生命的關愛,對自然萬物的尊重,在細心觀察的同時,不去刻意傷害昆蟲,做一個關愛生命,善良的人。
合上書的那一刻,我腦海里仍舊不禁浮現出各種昆蟲憨態可掬的模樣,《昆蟲記》開拓了我的眼界,讓我了解了很多昆蟲世界的事情,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不止昆蟲記,還有許多的文學名著值得我們去閱讀,在我們這個風華正茂的年紀,我們要秉承著開卷有益的道理,多多的讀書。